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婦聯(lián)新聞> 媒體關注
> 正文
高校教師考評制度變臉:唯學歷唯職稱唯論文將成歷史
分類指導分層次考核相結合 在全國2800多所高校中,不僅有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之分,還有本科和???、公辦和民辦、綜合和專業(yè)等各種類型。 “‘一刀切’的教師評價體系未必適合每一個學校?!痹谥袊嗣翊髮W教育學院教授李立國看來,此前,教育部并未出臺過統(tǒng)一的高校教師評價標準,而各個高校之間在考核標準上存在相互模仿的現(xiàn)象,導致這類考核標準日趨相似。 《意見》提出,堅持分類指導與分層次考核評價相結合,根據(jù)高校的不同類型或高校中不同類型教師的崗位職責和工作特點,以及教師所處職業(yè)生涯的不同階段,分類分層次分學科設置考核內容和考核方式。 南京大學商學院教授張正堂表示認同,他認為,對從事基礎研究的教師應當主要考察學術貢獻、理論水平和學術影響力,對從事應用研究的教師主要考察經(jīng)濟社會效益和實際貢獻。對科研團隊實行以解決重大科研問題與合作機制為重點的整體性評價。 李立國表示,如果各個高校真能在教師考核標準方面淡化量化指標,探索建立針對不同類型、不同崗位的教師分類評價的評價體系,將會對調動教師積極性,建設一支專業(yè)化、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產(chǎn)生積極影響,這也是促進教師、高校和高等教育共同發(fā)展的基礎。 (本報記者 陳鵬 本報通訊員 高文豪) |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