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冬天,19歲的吳益海受聘擔任上坪鄉(xiāng)郵遞員。23年來,除了法定節(jié)假日外,他風雨無阻地行走在高山密林中,郵件投遞準確率達100%,走過的郵路里程超過31.5萬公里,比走完25次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路程還多。
“一天下來,不知不覺就走了35公里山路,從早晨六七點出發(fā),直到下午三點多才回到上坪鄉(xiāng)?!眳且婧Uf,那時,渾身像散了架,但還得堅持分完當天的報紙信件,才能躺到床上休息一會兒,“這一躺下,有時還真不想起來?!?/p>
每一份信報都是靠雙腿送達,太費鞋了。有一次局領導關心地問吳益海有什么困難要跟組織提出?吳益海不好意思地說:“能不能每年多發(fā)兩雙解放鞋?”
他們是普通人,從事普通的教師、郵遞員等職業(yè),為什么會贏得人們的敬重?原因很簡單:他們不求轟轟烈烈,但也不推諉逃避應盡的職責,這是一種本分,也是一種擔當,更是一種高尚的操守。
責任,只有輕重之分,而無有無之別。每個人不論職位高低,不論在什么崗位,只要盡心盡力,無怨無悔,平凡的崗位一樣激情燃燒,平凡的工作可以成就壯麗的事業(yè)。
建設海西,心懷責任,我們要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從點滴做起,堅守平常的崗位,讓平常工作、平凡人生閃耀出金子般的光輝,營造出海西風正氣順、人和業(yè)興的良好氛圍。
在平常工作中履行“責任”二字,貴在干,貴在實,貴在恒
責任無處不在。父母養(yǎng)兒育女,兒女孝敬父母,老師教書育人,學生尊師好學,醫(yī)生救死扶傷,軍人保家衛(wèi)國……人在社會中生存,就必然要對自己、對家庭、對集體、對祖國承擔并履行一定的責任。
責任是一種考驗。逃避責任,無疑令人蒙羞;勇于擔當,讓許多平凡人的生命煥發(fā)出耀眼的光彩。
李朗紅,一名來自內蒙古的海西建設者,為了寧德火電、寧德核電、漳州風電的選址和前期工作,把一生最閃亮的6年留在海西的修路、吹砂、炸山的工地上,最后把生命獻給了海西建設大業(yè)。在他身后,昔日雜草叢生的荒灘矗立起現代化的電廠。
鄭忠華,將樂縣消防大隊一中隊的一名消防戰(zhàn)士,把生的希望灑向渾濁的河面,在激流中托起生命的綠洲,讓自己的生命在六個人身上同時延續(xù)。他以自己短暫的23個青春年華,實踐了像他自己名字一樣忠誠的諾言。
魯迅先生說得好:“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雖是等于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梁?!?/p>
- 2009-11-20“用一年做件感動一輩子的事”
- 2009-11-17為海西建設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 2009-11-16“弘揚新時代海西精神”座談會在福州舉行
- 2009-11-16同心同德團結奮斗 共譜海西發(fā)展新篇
- 2009-11-16凝聚各方力量 發(fā)揮各方優(yōu)勢
- 2009-11-14福建日報熱線:海西精神鼓舞人 平凡崗位出成績
- 2009-11-13踐行總書記“三句話”總要求 努力打造海西消防鐵軍
- 2009-11-13弘揚偉大精神 支撐海西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