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yè)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律專業(yè),供職于法制日報,工齡6年。喜歡用筆端去描述和記錄社會百態(tài),喜歡自己文字變成鉛字的感覺。幸運的是自己有很多的時間都是在記錄人性的真善美,和讀者有機會一起感觸正義、光明和溫暖。由此也曾獲得一些獎項,但覺得不值一提,因為最應該被銘記和傳頌的是自己筆下那些生動的人物。
借著征文,我有機會梳理一下自己的記者生涯,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6年時光。
那天看到全國“雙百”評選活動正在開展,“雙百”即“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我發(fā)現(xiàn)其中許多名字都很熟悉,吳仁寶、丁曉兵、李中華、林秀貞等,因為都是自己采訪過的人物。
一直覺得,把這些人最真實、最美好的事跡呈現(xiàn)給讀者,是自己的工作,更是自己的責任。也許沒有親自接觸過他們的人,難以想象在采訪中的那份感動帶給自己的震撼,震撼之余我是多么希望可以用文字把它表現(xiàn)出來,把這份美好和力量傳遞給更多的人。因為任何一個時代,都需要榜樣。
這些年我參與報道的大大小小的典型人物有四五十個。能夠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是一件幸事,而我就是如此的幸運。而更加榮幸的是我的記者生涯大都和這些典型采訪結(jié)合在一起,聽他們的故事,品他們的人生,陪著他們笑,也陪著他們哭,他們每一個人每一次都帶給我強烈的心靈震撼。
2004年,去四川大涼山深處采訪馬班郵遞員王順友是我記者生涯中難以忘懷的一次經(jīng)歷。
他一個人,牽著一匹馬,在一條路上走了20年,行程26萬公里,相當于走了21趟二萬五千里長征,圍繞地球轉(zhuǎn)6圈。他一個人,一個月28天往返在馬班郵路上,送700份報紙、200多份信件、100多份印刷品。他一個人,面對群山溝壑,深水險灘。一個人智斗兩個匪徒,一個人忍受孤獨和寂寞。聽王順友說,聽他的妻子說,聽他的親朋好友說。他的事跡簡單得很,就是一個郵遞員送郵件的故事。可是他常年的堅持讓這個行為成為了一種精神、一種力量。
那幾天,我的心里除了他的事跡帶給我的感動和震撼再裝不下別的。所以,當聽說可以隨著王順友走一段郵路時,我毫不猶豫地瞞報了自己感冒和身體不適的情況,隨隊上山。因為我知道,這些天的采訪只是讓我走近了他,只有走一走他走過的郵路,踩一踩他熱愛的大涼山土地,我才能走進他的內(nèi)心,采寫的稿件才能有血有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