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新聞人”聯合采訪活動落幕:砥礪前行,當新時代新聞先鋒
2019-01-09 08:42:12?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林雯晶 我來說兩句 |
東南網1月9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程枝文 學生記者 邢成武 楊洪美 何昕曄 胡松坤) 近日,“青年新聞人:我們和改革開放一起走過”大型聯合采訪活動在石獅落下帷幕。該活動由省委宣傳部主辦,廈門大學、福建師范大學的師生和省內主流媒體青年記者共計49人組成,歷時7天,驅車800多公里,走訪了福、廈、泉、漳等四地20個采訪點。 “青年新聞人”聯合采訪活動是福建省部校共建工作的特色項目,每年都備受社會各界關注。從2016年的“重走長征路”到2017年的“基層共學十九大”,再到2018年的“我與改革開放一起走過”,每年的采訪主題都緊扣時代命題,緊緊圍繞當年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進行策劃實施。 根植于什么樣的土壤,就會獲得什么樣的營養(yǎng)。新聞工作者只有扎根廣闊大地、深入基層一線,新聞報道才能汲取充足養(yǎng)分,才能把握時代的發(fā)展脈搏。本次聯合采訪點的布置,保持了以往的特點,既有田間地頭、高山海濱,也有社區(qū)廠區(qū)、科技金融機構。 “這是一次難忘旅程” 2018年12月20日下午,采訪團首站來到位于福州長樂的網龍科技公司VR體驗中心。各種身臨其境般的虛擬技術,引來學生們的陣陣驚呼?!斑@里的VR模擬,都與人們實際的生活場景息息相關,尤其是學習、教育、服務類的應用?!眮碜愿=◣煼洞髮W播音與主持專業(yè)的大二學生周文娟,將隨身帶著的手持直播設備打開,現場為網友做起直播,其他學生也紛紛借助美拍、秒拍等新媒體工具,記錄下他們看到的場景。 在東湖數字小鎮(zhèn),VR體驗更多用于模擬工業(yè)實操,學生們熱情地開起了“挖掘機”、體驗了“集裝箱裝卸”,當起了“數字工人”。趙艷平是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大四學生,也是唯一一個連續(xù)參加三屆“青年新聞人”聯合采訪活動的學生。她說:“我每次都有不同的收獲,不僅開拓了視野,也增長了見識。這是一次難忘的旅程,這種體驗不到現場是無法獲得的?!?/p> 在漳州薌城區(qū)天寶鎮(zhèn)的“香蕉?!本皡^(qū),占地面積約2000畝的香蕉樹,以“語堂故里、十里蕉香”為設計主題,融合林語堂文化、蕉園風光、玉尊朝圣、親水濱江等四大元素,置身其中,仿佛世外桃源。 在廈門翔安區(qū)新店鎮(zhèn)大宅社區(qū),采訪團成員們看見村莊里種滿了大片的火龍果樹。“2018年火龍果產值達3886萬元,火龍果副產品營銷額達180萬元。”大宅社區(qū)黨委書記陳錦芳說,這里以前是廈門東部的一個不起眼的小鄉(xiāng)村,農民以種花菜和馬鈴薯為生,收入微?。蝗缃?,大宅以鄉(xiāng)村振興示范村建設為契機,探索出了一條特色之路——建設火龍果綠色生態(tài)產業(yè)鏈,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了,現在大宅社區(qū)居民的年均收入已達28000元以上。 2018年12月25日,石獅市蚶江鎮(zhèn),這個曾經貧窮的海港小鎮(zhèn),如今高新企業(yè)云集。一位來自蚶江本地的工人說,以前蚶江人主要靠打魚為生,生活并不富裕。但自從開辦工廠以來,人們收入變得更高了,就業(yè)崗位也增加了??粗@些變化,人也一下子有干勁了。 “這是一份精神大餐” 本次聯合采訪團共49人,分為8個小組,每個小組由2名記者與4名學生組成,馬不停蹄、連續(xù)作戰(zhàn),中午基本無休,別人用餐時趕稿、行車途中剪輯、一邊采訪一邊傳送,還展開了采訪競賽,每天公布小組上稿“排行榜”。 一路走訪,風雨兼程。采訪團既參觀了傳統(tǒng)企業(yè),如盼盼食品公司,聽到了企業(yè)披荊斬棘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又走進了新興企業(yè),如網龍網絡公司,看到了許多新技術的應用;還來到漳州市南山文化園,領略了生態(tài)優(yōu)美的鄉(xiāng)土田園。 在廈門,思明區(qū)沙坡尾從碼頭人家到多元特色商店,從小漁港變?yōu)槲那嗑奂?,基礎設施的不斷改造提升,吸引了大量游客;在泉州,石獅服裝城從零起步,變身為中國服裝休閑名城,還成為國家級采購貿易方式試點,在外貿新業(yè)態(tài)領域邁向全國同行業(yè)前列……采訪團無論在哪個采訪點,都能感受到創(chuàng)新精神,感受到勞動者的勤勞與奮斗。 “改革開放40年,我省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成就,抽象的認知都轉化成了具體的親身感受。”廈門大學的學生帶隊老師黃勇說,此次活動信息量極大,他沿途不停地做筆記,等回去慢慢消化。讀萬卷書,也要行萬里路,學校是小課堂,生活才是大課堂。 在福州馬尾的名城國際小區(qū),消防栓能自動進行水壓檢測,門禁的人臉識別敏感度達到99%,水表能夠遠距離數據傳輸……“沒想到我的家鄉(xiāng)馬尾,變化也這么大,令我自豪?!备=◣煼洞髮W大三學生陳嘉晴說,青年記者帶著學生深入田間地頭、高山海濱、社區(qū)廠區(qū),實地感受福建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新成就,在實踐中提升了學生們的業(yè)務素養(yǎng)。 “能夠一線體驗這樣的變化,很幸運,每一個采訪點都特別接地氣,是一份精神大餐。與青年記者同行,更讓我明白了在新聞采寫時,要向實處去、往深里寫,不斷發(fā)現和挖掘好新聞,傳播社會正能量?!眮碜詮B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的大四學生張鈺,是一名“準新聞人”,已簽約浙江廣電集團。 “這是一股磅礴力量” 收獲的不僅僅是學生。東南網記者鄭思楠在采訪筆記中這樣寫道:“七天的時間里,我和采訪團走訪多地,見證了改革開放40年以來,小到個人,大到國家,都已經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生活越來越好,人民越來越幸福。我也認識了很多朋友,互相交流學習。特別是我感受到了青年學生們的蓬勃朝氣和熱情,備受鼓舞?!?/p>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白鳛樾聲r代的新聞人,通過此次走訪,我真正了解到時代賦予我們青年人的使命,也深刻意識到做好新聞工作、把好輿論導向的重要性。”福建師范大學帶隊老師陳騫說。 據統(tǒng)計,截至目前,此次聯合采訪通過報紙、電視、網站、微信、微博、抖音等多個媒體平臺,共刊發(fā)、刊播了近400條新聞作品,生動展示了我省改革開放40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建設經濟特區(qū)、自貿試驗區(qū),發(fā)展數字經濟、民營經濟、縣域經濟,保護生態(tài)文明,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各小組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采訪刊播大量生動鮮活的新聞報道,同時又策劃推出這么多制作精良的微視頻,體現了大家捕捉新聞的功力和應用新媒體的能力?!笔∥麄鞑扛毖惨晢T卓少鋒在總結會上說。 省廣播影視集團新聞中心記者廖尚璽,是一名工作才3年的90后:“體驗著這個大時代下的一個個小故事、小場景,非常有價值。我們青年新聞人,只有深入基層,扎根基層,才能與基層群眾心連心。希望以后還有更多機會參與類似的活動。” 參加此次活動的青年記者紛紛表示,他們將不忘初心,砥礪奮進,到實踐中,到群眾中去,匯聚起一股謳歌新時代、建設新福建的磅礴力量。 |
相關閱讀:
- [01-09] “青年新聞人”聯合采訪活動落幕:砥礪前行,當新時代新聞先鋒
- [01-09] “青年新聞人”聯合采訪活動落幕:砥礪前行,當新時代新聞先鋒
- [01-09] “青年新聞人”聯合采訪活動落幕:砥礪前行,當新時代新聞先鋒
- [01-09] “青年新聞人”聯合采訪活動落幕:砥礪前行,當新時代新聞先鋒
- [01-09] “青年新聞人”聯合采訪活動落幕:砥礪前行,當新時代新聞先鋒
- [01-09] “青年新聞人”聯合采訪活動落幕:砥礪前行,當新時代新聞先鋒
- [01-09] “青年新聞人”聯合采訪活動落幕:砥礪前行,當新時代新聞先鋒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