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99久久国产久首页_99re免费精品视频_中文人妻精品一区在线_亚洲人成黄69影院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直通屏山> 網絡問政 > 正文

方啟雄:網絡問政面臨的問題及長效機制建設

2013-11-28 09:03? ?來源:  責任編輯:黃水來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一、網絡問政的現實意義

1.網絡問政是對傳統(tǒng)政治參與渠道的有效補充在現代國家,選舉、投票等政治行為是公民參與政治的主要渠道,議會、地方自治機構等政治機構是公民進行政治活動的主要場所,但無論是在東方還是在西方,制度化的政治機構與渠道往往難以充分反映公眾的呼聲與訴求,并不能及時對社會生活中出現的問題予以回應;事實上,協商民主在西方的出現,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傳統(tǒng)政治參與渠道在現代生活中出現了種種問題,如少數服從多數的民主原則,很容易演變?yōu)槎鄶等藢ι贁等艘庖姷膲褐婆c否定。而在我國,以行政主導為特征的公共治理,有時會出現忽視民意、甚至違背民意的情況,這種制度層面政治參與渠道的狹窄,往往使得社會成員的不滿情緒無從發(fā)泄,甚至引發(fā)群體性事件。解決的辦法是通過制度的完善,拓展社會成員的政治參與渠道。然而,制度的完善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個漸進累積與制度替代的過程。網絡問政的興起,是對傳統(tǒng)政治參與渠道的有效補充。通過網絡問政,部分釋放公眾的不滿情緒,緩解社會輿論壓力,是網絡時代滿足公眾政治參與需求的很直接、很有效的途徑。

2. 網絡問政有助于推動政府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

對于大部分公眾而言,政治系統(tǒng)的運行是復雜且難以直接觀察的,即便在相對成熟的民主政體下,“黑箱政治”依然存在———在政策出臺之前,整個決策過程對于公眾而言是一個無法弄清的神秘“黑箱”。而在網絡時代,以新媒體技術為平臺的網絡問政扮演了政治系統(tǒng)與社會公眾進行溝通的重要橋梁角色,并成為推動政府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的重要利器:在政策策劃階段,借助新媒體的傳播平臺,社會公眾積極“問政”,發(fā)現、形成公共議題,并通過公開討論使議題“發(fā)酵”;在政策制定階段,公眾以各種形式參與與公共政策有關的利益博弈,對政策的出臺施加影響;在政策執(zhí)行階段,公眾借助互聯網平臺對政府及公職人員的執(zhí)政行為進行監(jiān)督,監(jiān)督公共政策的執(zhí)行;在政策評估階段,公眾對政策的實施效果進行討論、建議和評價,參與政策的修訂與完善。網絡問政推動政府科學化、民主化決策的過程可用下面的圖(網絡問政對政府決策的影響示意圖)來表示。

但是,生機勃勃的網絡問政,在公民高度行使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jiān)督權的背后,因其自身發(fā)展的不成熟,背后潛藏著難以避免的危機因素。人民網輿情檢測室發(fā)布的《中國互聯網輿情分析報告》表明,2010年以來,中國網絡輿論繼續(xù)保持著迅猛發(fā)展的勢頭,往往是某個突發(fā)事件在網上一曝光,即迅速引爆全國輿論,把地區(qū)性、局部性和帶有某種偶然性的問題,變成全民“圍觀”的公共話題,這些公共話題主要涉及公民權利保護、公共權力監(jiān)督、公共秩序維護、公共道德伸張等一系列重大社會問題。這一方面體現了中國網民積極的“問政”意識;但另一方面,這表明以網民為代表的“新意見階層”已經結成了一個有現實影響力的虛擬“壓力集團”,這一“壓力集團”在諸多重大突發(fā)事件中能夠迅速凝聚共識,發(fā)酵情感,將議題“放大”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并由此激化社會矛盾和誘發(fā)群體性行動,甚至威脅到社會結構的穩(wěn)定。

鑒于此,有研究者指出,網絡問政未必導致善治,唯有實現網絡問政的規(guī)范化、制度化和常態(tài)化,方能實現網絡問政對民主政治的推進作用。在這樣的現實背景之下,對網絡問政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冷靜審視,以揭示影響網絡問政效能發(fā)揮的諸種因素,并對如何實現網絡問政的長效機制進行探討,就成為一個具有現實意義的議題。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心情版
相關評論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fā)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