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學校為什么培養(yǎng)不出杰出人才?”錢學森之問似乎一下子驚醒了睡夢中的中國人。日前,教育部對11位教授關于此問的公開信作出回應,表示“這是教育部下一步工作的重要內容,要想辦法來解決?!钡艺J為,這個看似教育的問題求解的關鍵卻并不在教育部。
魯迅先生說:“在未有天才之前,先得有適合天才成長的土壤。”那么,我們現(xiàn)在成長的“土壤”是不是適宜長出杰出人才的“種子”呢?
先看看我們身邊大家“習以為常”的現(xiàn)象:幾十個教授、博士后爭搶一個處級職位;歌曲《兩只蝴蝶》的原唱龐龍家喻戶曉,可詞曲作者牛朝陽卻鮮有人知;小沈陽因春晚小品《不差錢》而大紅大紫,可編劇徐正超還是默默無聞;嘔心瀝血寫出百萬字優(yōu)秀作品《平凡的世界》的著名作家路遙死后還留下1萬多元的債單,而歌星滿文軍涉毒曝光后出場費還高達22萬元;你絞盡腦汁寫了一篇佳作,轉載時可能連你的名字都刪了……
再打開各大網站,明星逸事、貪官丑聞和各種噱頭占據(jù)著大幅的版面。芙蓉姐姐,木子美這些販賣低級庸俗的“快餐”式人物成了網絡紅人。青少年追星已走火入魔,媒體卻還在推波助瀾火上加油。難怪韓國的二線女星張娜拉會說:“一沒錢就到中國去演出”。試想,在這樣浮躁的“土壤”中,有幾人會潛心去搞科研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擁有世界最多人口的中國至今沒人獲得諾貝爾獎,難道只是“純屬巧合”?
講求名利在中國往往被看作是很羞恥的事情。其實,渴求名利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能,正當適度的名利思想是推動社會發(fā)展的不竭動力。但誰該享有名利卻是關系社會導向的大是大非問題?,F(xiàn)在潛心搞科研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的人沒享有其應有的金錢地位,倒是侯耀華之流利用虛名大做虛假廣告撐破了腰包。在金錢榮譽被張冠李戴的社會環(huán)境氛圍中,如果僅靠教育部門單線作戰(zhàn),只怕杰出人才永遠難有誕生之日!
這些年,我國堅定不移地實行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經濟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人民也因此在國際上揚眉吐氣。但是,如果我們不正本清源,不講求正確的名利導向,不居安思危,繼續(xù)放任當前本末倒置的狀況延續(xù)下去,高端科技人才出不來,被其他國家趕超難道是很遙遠的事情嗎?
我想,假如哪一天一首歌曲的作者像原唱者一樣受尊崇,一部影視劇的編劇像演員一樣受關注,青少年和媒體象追歌星影星官員一樣去追中科院院士,那么“錢學森之問”不用求解也自然會得到解答。
- 2009-11-12“錢學森之問”答易行難
- 2009-11-12“錢學森之問”并非無解
- 2009-11-10錢學森的“爭”與“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