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評論員 曉宇
見慣了鮮花如海、人潮迎送的場面,突然見到一個簡約而熱情的迎接,反而發(fā)現不勝親切。
當地時間4月12日11時,出席核安全峰會的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乘坐專機抵達美國首都華盛頓安德魯斯空軍基地,停機坪上,美國總統(tǒng)代表、助理國務卿布魯達和中國駐美大使等熱情迎候,“11時03分,胡錦濤主席走下舷梯,同美方官員和中國駐美大使等一一握手,隨后乘車離開機場,整個過程僅持續(xù)了5分鐘”。
不見了盛大的人群,不見了以往的橫幅與歡呼,不見了繁瑣復雜的禮節(jié),卻絲毫沒有減輕關注的程度與內心的喜悅。這是一個開始,改變已在眼前呈現:根據胡錦濤主席重要指示精神,經中央同意,為進一步推進出訪禮賓改革,今后我國領導人出訪時,將簡化駐外使領館組織迎送活動相關安排。胡錦濤主席這次出訪率先實行新的禮賓安排,在抵達和離開往訪國時,不再組織當地華僑華人、留學生等到機場迎送。
5分鐘的熱烈也許算不得什么,但5分鐘的簡化與親民,卻足以樹立一個全新的風范。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國家領導人出訪迎送向來以熱烈隆重為第一感觀,而深受儒家思想熏染的華人,無論身處何處,都以迎送到訪的國家領導人來表達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同時也是表達與祖國在一起的方式,這一特別的心理使中國領導人出訪迎送場面的熱烈迥異于其他國家領導人的出訪。此次胡錦濤赴美出席核安全峰會的消息公布之后,據中國駐美國大使館領事部外交官透露,仍有許多華僑華人主動打電話希望到機場迎送,得知迎送安排簡化后,存有遺憾的同時,卻也分明感受到祖國的開放與進步,對國家領導人以人為本的理念和求真務實的作風由衷敬佩。
中國領導人的出訪,向來也是維系海外華僑華人情感紐帶的活動。中國的近代史上,華僑華人的海外活動幾乎是一部血淚斑斑的移民史與開拓史,在那些風雨飄搖、積弱積貧的歲月,廣大華僑華人希望得到來自祖國的支持與慰藉,迎送活動也是加強民族認同與民族自豪的行為。而當今天中華文明處于一個上升期,隨著國家開放程度與文明程度的提高,華僑華人的海外活動日益廣闊,國家領導人的出訪日益頻繁,簡化迎送安排,是對海外同胞往來奔波的體諒與關懷,體現了國家領導層民主務實的風范,同時是國家地位上升、和平崛起時平實自信之政治風范的自然流露:在國際交往與外事活動中,不夸張,不菲薄,親民高效,正是現代政治要求下的政治家風度,也符合國際慣例并營造平等交流的氣氛。
而證之于國內實際,禮賓改革大有必要。國內對于領導視察,迎送之重視,安排之繁瑣,以至于在地界相交的高速公路收費站處,送的人員握手揮別,長亭短亭至此而盡,轉身即與迎的人員握手噓寒問暖,再開始又一程長亭更短亭,仿佛不如此,不足體現接待之規(guī)格,不足體現領導之威儀,以至于迎送在國內演變成惡俗與媚俗。胡錦濤此次出訪對于迎送活動的簡化安排,領禮賓改革風氣之新,亦足以開國內迎送活動去除惡俗的先例——無論什么樣的視察,均應以親民高效為第一要務,而非顯排場、抖威風。
改革不必要的禮儀,對于國人平等自信、開放務實的心理也是一個促進。猶記2008年北京奧運會火炬在倫敦傳遞遭遇波折之時,時任中國駐英大使的傅瑩送別奧運包機時曾寫道:“北京奧運火炬全球傳遞這個艱難的旅程將讓13億中國人民可以更好地認識這個世界,也讓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苯裉欤母飮翌I導人出訪的機場迎送安排,正是以一顆平常心來理解世界,也讓世界以一顆平常心來理解我們。
- 2010-04-14禮賓改革對地方的示范效應
- 2010-04-13中國領導人出訪禮賓改革 不再組織機場迎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