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還是不救”不應(yīng)成為一個問題
www.fjnet.cn?2011-10-20 09:06? 郁瀟亮?來源:新聞晨報 我來說兩句
人性的冷漠再一次刺痛了中國人的心靈。佛山兩歲女童小悅悅被車撞后,十八路人吝施援手的行為通過視頻的傳播,無疑放大了公眾的痛楚感。輿論重壓如山,廣東省政法委、社工委等十多個部門隨即開展“譴責見死不救行為,倡導見義勇為精神”大討論,并發(fā)布信息,問計于民,征求救濟機制、獎懲機制方面的意見與建議,意見或會成為廣東省制定相關(guān)政策的依據(jù)。 見死不救無疑應(yīng)受譴責,但譴責顯然不能解決這一問題。小悅悅的遭遇在媒體報道的過程中,一再與“彭宇案”的后果直接掛鉤,從而形成了社會的群體性焦慮,這也是對十八路人的譴責在第一時間達到高潮的前因。但可以被大眾追溯的是,僅僅在一兩個月前,關(guān)于扶助老人的討論余音依然繞梁未去,這又在一定程度上進一步強化了譴責“見死不救”的輿論力度。而需要指出的是,之前被置于道德審判席上的是忘恩負義的受助者,而此次則是袖手旁觀的潛在施助者,這兩者恰好構(gòu)成了道德事件中的兩個方面,令討論的對象在維度上得以圓滿的同時,又在邏輯上達到了完備。 如果把所有參與討論的個體置于類似的道德事件中,無疑將會對其本身形成一種煎熬。若身處路人角色,見義勇為的話,則并無法律的強力后援,拂袖而去的話,又將受到“心中道德律”的拷問;若將自己置于求助者角色,當然第一愿望便是他人勇施恩惠。而這一切,其實都是人性“趨利避害”的本能在不同處境中的分別演繹,只是在萬千變化的事件中,每個人的選擇在自身道德的驅(qū)使下表現(xiàn)不一而已。 公共道德的困境是所有社會成員個體道德困境的集合,其底線隨大部分成員的共同選擇而產(chǎn)生變化。但從一系列的道德事件后的輿論來看,中國的道德困境實乃法制之困。無論是對構(gòu)陷義舉者的譴責還是對冷漠旁觀者的聲討,都可視作公共道德“向善”的內(nèi)在需求,也是促進填補法制漏洞的磅礴呼聲。可以說,百姓早在官方發(fā)動大討論之前,心中已經(jīng)充分對此類道德困境進行了價值取舍,若說廣東省有意“問計于民”的話,更應(yīng)翻看此前已經(jīng)形成熱點事件的案例,從中研習并作為決策依據(jù)的一部分。 |
- 責任編輯: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19]小悅悅的事,驚動不了佛山市長?
- [ 10-19]質(zhì)疑“拾荒老太救小悅悅”不應(yīng)成為條件反射
- [ 10-18]小悅悅事件,你我都不是無辜者
- [ 10-18]警惕小悅悅悲劇背后的“平庸的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