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書記活動百字報道的啟示
www.fjnet.cn?2012-12-15 09:35? 肖 暢?來源:長江日報 我來說兩句
12月1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北京中南海會見美國前總統(tǒng)卡特。新華社對此用100多字做了簡短的報道,報道的這種“瘦身”為人關注和議論。新華社“新華視點”微博賬號解釋稱:報道要以“簡樸求實”為要,避免“假、長、空”,而要力爭“短、實、新”。 領導人活動報道“瘦身”已不止一例。最近,央視《新聞聯(lián)播》僅用4分27秒報道習近平在廣東的視察。這類報道之所以引人關注,是因為它們回應了新一屆中央領導人文風、會風的垂范,也向媒體率先示范了“簡樸求實”的報道文風。 簡短的報道,同樣會分量十足。事實全備,意義傳遞到位,此外別無鋪張的言辭,從宣傳與傳播的角度看,效果都很好,社會接受與認可的程度也很高。簡短并不意味著有意削弱影響,而是凸顯對事件本身的關注,將繁文縟節(jié)熏蒸出來的偽價值、偽話題、偽關注拋棄掉,不再人為拔高影響、刻意凸顯重要性,一切依據(jù)人們的關切點來尋找事實、發(fā)現(xiàn)新聞。總之,就是回到真實——事實的真實,價值的真實,態(tài)度的真實。因為更加真實,這類報道才更可讀,更具親和力,也更有分量。 那是不是一味的簡短就夠了?如果僅僅把簡短當標準,報道可以在新的方向上重走庸俗之路,堆砌或者削減文辭都空洞無物,“假、長、空”可能就變成了“假、短、空”。報道“瘦身”所傳遞的意義,不僅僅是簡短,壓縮字數(shù)是出于新聞自身的需要,意義就在于媒體保持了自主性。 我們的不少媒體尤其是機關媒體缺乏應有的活力,以至于把領導人的活動報道視作專門的新聞類別,是所謂的“工作新聞”,漸漸形成獨特的報道模式,這種模式現(xiàn)在甚至成為網(wǎng)絡戲謔的對象,可見它與大眾的信息接受習慣距離遙遠,傳播的效果自然不能如意。我們今天推崇“短、實、新”的文風,如果只是大刀闊斧的壓縮文字、時長,效果會立竿見影,但如果沒有找出這種模式的成因,不能轉(zhuǎn)變背后的一套觀念,改變就只能是形式上的,并且極有可能回潮。 背后是什么,就是媒體的社會定位和媒體的自主性問題。任何國家,媒體都是重要的社會構(gòu)成,負有信息傳遞、環(huán)境監(jiān)測、社會監(jiān)督、提供娛樂等重要功能。媒體有其自身的運行規(guī)律,一定程度上區(qū)別于政黨、政府、經(jīng)濟體和民間社會。我國對媒體的定位是“黨和人民的喉舌”,但在一些時間、一些地方,這個定位被錯誤理解為“黨政領導人的喉舌”,重要版面、時段,只見領導不見人民,版面、時長成為一種規(guī)格,無關新聞價值。其結(jié)果就是媒體的大量精力和資源都用于迎合這種規(guī)格,成為領導的黑板報,致使媒體脫離群眾、缺乏活力、其他社會功能弱化,甚至重大報道的宣傳效果也大打折扣,這絕不是黨和國家、人民之福。 中央轉(zhuǎn)變作風八項規(guī)定提出:“要改進新聞報道,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會議和活動應根據(jù)工作需要、新聞價值、社會效果決定是否報道,進一步壓縮報道的數(shù)量、字數(shù)、時長?!爆F(xiàn)在,中央領導做出了垂范,國家媒體給予了示范,地方相信很快會有跟進。如何全面發(fā)揮媒體的社會功能,如何尊重傳播規(guī)律和新聞價值,如何釋放媒體的自主活力和創(chuàng)造力,應該說到了恰當?shù)乃伎紩r機。 |
- 責任編輯:鄧宇虹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2-13]網(wǎng)絡促銷須破信用升級瓶頸
- [ 10-30]促銷導致踩踏商家難辭其咎
- [ 09-15]絕不能讓傳銷穿上新馬甲招搖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