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下午,阿里巴巴集團合伙人、首席平臺治理官鄭俊芳首度正式亮相。這位審計和財務出身,在畢馬威工作過13年的女子,就社會假貨治理的困境、知識產權保護的難點、電商平臺在打擊假貨中的角色等社會熱門話題接受了媒體專訪。在阿里巴巴2015財年整體不再新增員工的背景之下,鄭俊芳宣布再次額外新增200名員工專職配合政府有關部門打假。(12月28日新浪科技) 阿里巴巴在年關之際,又額外增加200名員工配合政府打假,這證明了阿里巴巴打假的決心。專門設置首席平臺治理官也說明了阿里巴巴打假并不是只是說說而已。在2015年4月到9月幾個月內,不含日常散碎線索,僅售假團伙線索,阿里巴巴已向執(zhí)法機關推送717條,獲各地執(zhí)法部門立案的為330條,被破獲的案件為279起。其間,協助警方搗毀制假、倉儲、售假窩點600余個,抓獲犯罪嫌疑人715人。打假指向假貨源頭,而不是簡單地關掉網店,無疑也是一種進步。 全國商務工作會議近日召開,商務部稱2015年網絡零售額預計達到4萬億元,居世界第一,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接近60%。網絡經濟的繁榮之下,最讓人頭疼的恐怕就是假貨問題。一些保守主義者,更是將假貨當做了唱衰線上經濟的噱頭,認為互聯網是假貨的根源。但卻完全無視,“假貨”在實體店,尤其是農貿市場、商場也是大量存在。而互聯網不過是將這個問題放大,一個簡單的反問,那些在網上用幾十塊錢就想買名牌的人,不知道,那是假貨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一方面是網絡經濟的繁榮帶給我國的利好,另一方面假貨充斥給我國在世界上帶來了很壞的影響,如要解決,那么絕不是關掉網店就拉倒了,因為這是對互聯網經濟的不負責,也是對千萬中小創(chuàng)業(yè)者的不負責。網絡打假,必須正視這樣的問題。只有如此,才能夠認識到,打假更重要的不是堵而是疏通。 眾所周知,我們在網上購買的很多便宜東西,雖然沒有品牌,但是質量確實很好的。對于這些商家,更多的應該去引導疏通,讓他們不是冒充其他品牌,而是自己建立起品牌,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會減少了商家侵犯別人知識產權的機會,而且還會打造會“中國質量”,推動實體工廠和企業(yè)的建立。 網絡打假必須正視假貨的根源,對假貨的處理形成治理的社會共識,而不是停留在電商之間互相攻擊,打嘴仗上。其實,網絡經濟和實體經濟的發(fā)展,不是你死我活,一個好的社會市場氛圍需要社會共治,需要每個成員之間共同的努力。不然假貨只會以別的形式繼續(xù)存在,例如現在出現的,被關閉打掉的假貨和窩點向其他電商平臺以及微店等通道轉移的“假貨遷移路徑”就是明證。 |
相關閱讀:
- [ 12-09]白瑪奧色“法王”致歉宗教打假無法回避
- [ 11-12]電商打假,不能像“打地鼠”
- [ 10-16]打假遇到假打,期待更有下文
- [ 08-14]環(huán)境監(jiān)測數據打假應從“源頭”打起
- [ 07-02]打假的董金獅被“打假”,誰最尷尬
- [ 06-15]藝術品拍賣需要一場打假
- [ 05-27]五常大米如何打假?
- [ 04-14]職業(yè)打假年賺百萬 請問監(jiān)管去哪了?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