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無數(shù)“雷語”而串紅的網絡紅人“鳳姐”羅玉鳳,一直被看做是這個愚樂(極端化的娛樂)時代的大眾開心果,她自稱“9歲起博覽群書,20歲達到頂峰,智商前300年后300年無人能及”,這一切都好像被認為是一種小丑式的自戀言語,大家也都是笑笑就過了,可以沒想到的是,這一次她來了個鯉魚打挺了。
近日,陜西著名《延河》雜志在其官方博客上發(fā)布了兩篇博文,分別是“鳳姐”的詩作和對詩作的2000余字文學評論。而對于刊發(fā)鳳姐詩作的質疑,《延河》雜志的執(zhí)行主編認為并無炒作,看的是作品,還透露這一期《延河》要做的80后的詩歌概念。(9月2日《華商報》)
說實話,鳳姐的詩歌具體水平,在當下這個詩歌軟件橫空出世的年份里,實在是無法讓人認同是好作品。而筆者以為,這件事情真正背景與內幕不在鳳姐,而是在于80后的詩歌概念之中,鳳姐只是一個噱頭與符號。而沒有炒作之說,無疑有此地無銀三百兩之嫌,鳳姐身上那種娛樂價值,他們不會不知道。
很多人也都意識到了,如今文學已經分裂為兩個場域,其一是獻媚路線的大眾文學,熱鬧非凡,形成一餐餐庸眾的饕餮盛宴,其二是文學唱在場權力者和精英掌控的嚴肅文學,只有少數(shù)人在自娛自樂,甚至茍延殘喘。就比如《延河》,作為一份老牌的文學刊物,在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發(fā)行量一度達到十幾萬冊,但現(xiàn)在的發(fā)行量每月只有6千到8千冊。而現(xiàn)在是娛樂化文學(或稱之為大眾文學)的一支獨大,使得文學所謂的神圣性盡失。作為快餐式消費品的大眾文學與文學“藝術行為”,在市場上大行其道,詩人賣身、作家裸奔、文人干架等等,就是獻媚路線的鮮活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