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不求增智慧 也不求悟透人生
來源:東南網(wǎng) 2012-03-12 編輯:黃水來
“必求甚解”與“不求甚解”孰是孰非?“必求甚解”不是沒道理,除了我的蕭老師說過,還有個朱老師,一位宋代的詩人、哲學家,教育家、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朱熹也說過。他說:“大凡文字有未曉處,須下死功夫,直要見得道理是自家底,方住?!笔胧鞘敕??孰是孰非?我老呆也懵懂了大半世,好得是我們的讀書,對“必求”和“不求”,不必太過較真,因為我們讀書,不是為文憑,就是為職稱,方法是一律的死記硬背,讀的也是一些舊的教條新的八股,難得有“會意”而“忘食”之事。 其實不同的書有不同的讀法。一種是消遣類的,為陶情養(yǎng)性,提高修養(yǎng)的書,可以“不求甚解”地讀,優(yōu)哉游哉、隨心所欲地讀??梢噪S讀隨忘,也可以挑燈夜讀,神游其中。內(nèi)容也可以雜亂無章,即老舍先生所說:“書無所不讀,全無所獲,并不著急?!绷硪环N是實用類的,為工作為研究學術的書,當然應該“必求甚解”地讀,句斟字酌地讀。為追求真理抑或為人民服務,相信讀書者求知心切,不會有味同嚼蠟的感覺。但是,有時難免要死記硬背,而死記硬背總是乏味的。 老呆不才,一生只是圍繞著飯碗求個溫飽,讀書之法也不例外??嗫鄴暝簧?,理想的“金領”沒有做成,卻退休成了“領金”(領退休金)一族,喜的是讀書之法有了自由選擇權。自忖庸凡一生,胸中僅有壘塊而無大志,故讀書之法,我選“不求甚解”!讀書不求增智慧不求悟人生,只求少勞視力少費精神,隨手翻翻之間偶遇心領神會而莞爾一笑者,老呆之一幸也。 |
相關新聞
熱點推薦更多>>
互動精選更多>>
東南網(wǎng)旗下網(wǎng)站 | 律師嚴正說明 |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