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出五億拿地自然人身份引猜測
來源:新華網 2012-05-01 編輯:黃水來
日前,廣州首例通過“限地價、競配建”模式拍賣的土地成功出讓,受讓人是一位在競拍中擊敗了12位房地產企業(yè)的自然人。這起拍賣,因其自然人購地和土地出讓高溢價而成為各界關注的熱點。 【廣州首現個人拿地 一女子擲5億擊敗12房企】 “正規(guī)軍”不敵“個體戶” 4月28日下午,在廣州市進行的一場土地拍賣中,天河區(qū)黃埔大道堅紅化工廠住宅用地經過數十輪競價后,最終以總價5.26億元和配建130套公租房拍出。在拍賣現場頻頻舉牌、投得這一地塊的受讓人名叫“李燕如”,一個自然人。她相當低調,簡短表示“來自深圳、有房地產開發(fā)經驗,相關信息以后會通過雅翔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網站公布”,而后便匆匆離開拍賣現場。 記者30日試圖聯系李燕如本人,撥通電話后,接電話的是她的助手。這位“蔡小姐”介紹:“李燕如外出休假”,手機交由她保管,目前“無法聯絡到李燕如”。這位蔡小姐證實,自己隸屬于李燕如向廣州市國土房管局報備的“雅翔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公司尚處在“預登記”階段,因此在網上和工商機關無法檢索。對于此次購地的細節(jié)和李燕如是否有合作伙伴,她表示“并不清楚”。 暨南大學管理學院教授胡剛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起拍賣之所以引人關注,主要因為受讓人自然人的身份,但我國法律并未對進行土地開發(fā)經營者身份進行限制,境內外公司、企業(yè)、其他組織和個人均可申請。但中原地產廣東項目部經理黃韜表示:“與資金雄厚、經驗豐富的開發(fā)商相比,自然人很少能拿地成功,這不是政策限制,而是投資門檻的作用。” 因此,業(yè)內人士分析,這起“正規(guī)軍”不敵“個體戶”的競拍背后可能并不簡單,因為很難確定李燕如是一個人還是“背后有別人”?!坝锌赡芩砹艘恍┑驼{的開發(fā)公司,或是幾個人共同集資?!秉S韜說。 廣州市國土房管局表示,拍賣前對李燕如的資格進行過審核,結果符合相關條件。而她也在申請競買該地塊時按照競買須知要求提交了成立項目公司“廣州市雅翔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的相關證明。但這個項目公司只是“預申請”,須待競標成功后注冊。 記者了解到,李燕如也并非“廣州第一個拿地成功的自然人”。據廣州市國土房管局證實,早在2005年,廣州琶洲地區(qū)的PZB1301地塊就被兩個自然人以4.6億元的總價、6223元/平方米的樓面地價購入,但2006年又因無力如期支付該塊土地出讓金被收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