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相隨的恩愛夫妻
不知是上蒼憐惜趙靜華,還是趙靜華感動了上蒼?從2007年9月24日,趙靜華將自己一個完好的腎臟及60%的肝臟捐給丈夫,一晃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過去了4年。如今,丈夫崔連發(fā),可以開車養(yǎng)家了,趙靜華自己也生活得很平靜,這無疑是個奇跡。
10月27日,記者來到趙靜華位于津南區(qū)小站鎮(zhèn)的家。雖然時值深秋,但她家狹窄的小院里,樹還綠花仍紅,似在證明女主人對生活的熱愛;家很小很簡陋,卻處處透著溫馨與祥和。進門迎面墻中央掛著趙靜華和崔連發(fā)的合影,他們笑得很甜蜜;床上的兩條被子疊得很整齊,并列放在一起;柜子擦得光可鑒人,地面掃得一塵不染。為接待記者,趙靜華還特意打扮一番,崔連發(fā)也從外面匆匆趕回家,這對患難夫妻再次說起他們非凡的人生經(jīng)歷時,仍有無限感慨……
■ 好人語錄
人心換人心,他對我好,我就要對他好。這不需要什么境界,一日夫妻百日恩,他就是我生命中的另一半兒,救他也是救我自己。
人生很短,今生今世能遇到一個你愛的又愛你的人不容易,我把這緣分看得很重。別看日子一直過得很艱難,包括現(xiàn)在也不輕松,但我感覺很知足很幸福很溫暖,體驗了這些,就覺得一生沒白來。對我來說,世界上最值錢最難得的是真心實意,最希望最向往的是夫唱婦隨,這兩樣我都有了,命運對我不薄。
■ 好人好事
愛有根情有源
對趙靜華來說,1996年末是人生的一次大轉(zhuǎn)折。那時,第一次婚姻破裂的她,為躲避前夫的騷擾,不得不背井離鄉(xiāng),從遼寧撫順來到津南小站鎮(zhèn)的一家飯店打工。她告訴記者,那時她只有28歲,卻已看破紅塵,下定決心只為兒子活著,雖然離婚時法院把兒子判給了他爸,但兒子是她身上掉下的肉,走到天涯海角她也是兒子的母親。所以,她只有一個想法:多掙錢多攢錢以償還欠兒子的“感情債”。 趙靜華很能干,也很認干,對客人熱情真誠,為店里攬來不少回頭客。其中,就有后來成為趙靜華丈夫的崔連發(fā)。崔連發(fā)與飯店老板是“發(fā)小兒”,老板對崔連發(fā)的底細了如指掌。知道他厚道、實誠、心眼兒好,也知道離婚的他,有個3歲的女兒,每天又當?shù)之攱?,日子過得不像日子。
趙靜華說,不知為啥,女人的心有時特軟,軟到碰不得挨不得。對此,她有深刻的體會。那時崔連發(fā)跑運輸,自己開車還得自己裝貨,整天像個鐵打的機器人,不知啥是累。家里沒有女人,忙了一天的他,哥們兒的飯店就是他的另一個“家”,早晨來喝一碗面湯、啃一個饅頭,晚上要倆菜,加一大碗米飯。趙靜華發(fā)現(xiàn),雖然他每天都要兩個菜,但總是只夾三兩筷就打住,沒咋動的菜全打了包。她忍不住問:“大哥,菜咋吃得那么少,不對口?”“對口,吃得不少了,家里還有老娘和孩子,她們還沒吃呢?!贝捱B發(fā)笑笑,拎起打包的塑料袋走了。說者無意,聽者有心,趙靜華心想這么愛母親愛孩子的男人,一定是個好男人。這樣一想,心底涌出暖流,雙眼不禁濕潤了。
是不是自己愛上他了?當時趙靜華自己也拿不準,再加上有一次失敗的婚姻,她對男人有種本能的防衛(wèi)。直到那次,崔連發(fā)一連幾天沒到飯店來,問誰誰都說不知道,她的心頓時亂如麻,眼睛總盯著大門看,期盼著再推門的人是他。其實,崔連發(fā)也有這樣的感覺,自打他從哥們兒那得知趙靜華的身世后,這個離家千里的打工女人,不知不覺地成了他心中的“痛”。其實那時,別人給他介紹的女人不少,但他一個沒看上,或者一個也沒看上他。用崔連發(fā)自己的話說,人家誰也不愿意進門就當繼母,更不愿意替他守著一個窮家。
也許這就是人們說的“有緣千里來相會”?趙靜華問記者,“如果沒有緣分,咋就那么巧,不沾親不帶故,誰也不認識誰,我就心疼他,他也惦著我?!贝捱B發(fā)告訴記者,最后這層“窗戶紙”是他捅破的。那天,他小心翼翼地問趙靜華:“你對我這么好,能不能對孩子對老人也好?”趙靜華佯裝不知地反問:“對誰的老人和孩子好?”“那還用說,我唄!”“對你好,能對老人和孩子不好嗎?你問的不是廢話嗎!”趙靜華扔下這句話,想繼續(xù)忙活手里的事,崔連發(fā)一把抓住她的手,緊緊地、緊緊地,久久沒有松開。
- 2011-11-03朱秀云:辦“愛心書屋”10年 免費輔導數(shù)百農(nóng)民工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