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婦聯(lián)新聞> 媒體關(guān)注
> 正文
瓦罕走廊“第一村”的幸福生活
有生命的界碑 從阿特加依里村再往里走幾十公里,記者來到排依克邊防派出所的一個執(zhí)勤點。這里海拔有4100米,氣溫特別低,護邊員卡米塔爾·肉孜克正在執(zhí)勤點附近巡邏護邊。 經(jīng)過攀談得知,卡米塔爾是一位有著17年護邊史的老護邊員,他的家離執(zhí)勤點有100多公里?!斑@些年我們護邊員的補貼漲得特別快,我2010年每月才有210元補貼,到2016年一下子就漲到1000元,2017年我的補貼又漲到了2600元。”卡米塔爾說。 “冬天這里雪很厚,巡邊路段積雪厚度可達一米,有時巡邊騎牦牛,遇到大雪,也只能牽著牦牛走?!?0多歲的塔吉克族漢子比塔汗·烏拉木艾力告訴記者。 “離家那么遠,巡邊這么累,為什么不在縣城找個活干?”記者問比塔汗。 “我家有150多只羊、40多頭牦牛、5匹馬,我們的草場也在這邊。我們護邊員守的是自己的家園,是自己國家的邊境線,再苦再累我都會干下去。”比塔汗自豪地說。 邊境線有多遠,護邊員就走多遠。巡邊、護邊、守邊,報告異常情況、可疑人員,已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天氣多變、地形復(fù)雜、狀況不斷,翻越五六千米的冰達坂是家常便飯,過雪山、蹚冰河也習(xí)以為常。世代生活在邊關(guān),轄區(qū)哪兒有溝,哪兒有坎,哪兒有彎,他們心里跟明鏡似的。如今,護邊員已成為邊境線上一塊塊有生命的界碑。 |
相關(guān)新聞
相關(guān)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