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國家三令五申禁止統(tǒng)一征訂教輔書,但依舊未能斬斷教輔資料伸向學生的撈錢“黑手”。記者在安徽調查時發(fā)現(xiàn),學生并沒有真正減輕負擔,書包依舊被多種多樣的輔導書占據。事實上,在行政力量的推動下,各個學校僅僅用家長簽字的一張訂書單,就可以順理成章的繼續(xù)進行著“統(tǒng)一征訂”。(6月1日《經濟參考報》)
教輔書成為暴力產業(yè)鏈,很顯然讓義務教育再遭益黑手,學生減負再次落空,牟利分子鉆了教育產業(yè)的“雞蛋縫”。盡管國家明文規(guī)定禁止將一切形式的教輔材料編入《中小學教學用書目錄》,但各地“進校統(tǒng)一征訂”依舊我行我素,牟利心理甚為猖獗。行政力量催化下的“訂書令”,再一次抹黑著國內教育界的“利益生態(tài)”,學生家長都是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
吊詭的是,學生家長“被自愿”訂購教輔書背后其實是校方的“行政壓力”。或以“推薦使用”的名號“建議購買”,或以促進學生知識面為由隨意“簽單”,毫不理會學生家長的感受,以致于學生的書包越來越沉,家長的經濟壓力越來越大,衍生著難以估量的社會心理和問題。安徽省教育廳“推薦使用”的《安徽中小學學生作業(yè)目錄》竟成教輔圖書“進校統(tǒng)一征訂”的“尚方寶劍”,行政管理涉足本應純潔干凈的教育領域,權力分肥逐漸侵吞蠶食著學生利益,終究將至“堤潰蟻穴”之境地,難以自拔。
學生書包成為“牟利地盤”,權力分肥一目了然誠然,教輔書作為輔導書系對于學生有相當大的輔助作用,但泛濫多樣的教輔書只會讓學生們思緒更加紊亂,難以理清學習思路而效率極低。為人師者,本應為學生著想,但絕不能以“師威”掩蓋“師德”,牟一己之私,甚至強迫學生家長應付檢查以“自愿購買”。
毋庸置疑,安徽新華教育圖書發(fā)行有限公司與校方建立的暴利產業(yè)鏈,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關系網絕對令人咂舌,快刀斬斷利益鏈刻不容緩。除此,學生家長更應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而不做“沉默的羔羊”被盤剝強迫。還學生一個干凈純潔的學習天堂,還學校一個圣潔面貌,還孩子一個快快樂樂的學習圣地。若不及時揮劍斬斷如此鏈條,恐將導致一系列教育問題,嚴重影響中小學生的學習和成長。
有言說,最好的教育是以身作則。孩子們對謊言或虛偽非常敏感,極易察覺。校方作為直接干涉者,應多加內省,早日覺醒,維護屬于學生們的一片凈土。
- 2010-06-02切斷那些伸向書包的利益鏈條
- 2010-05-28不怕利益博弈,就怕博弈失衡
- 2010-05-13拍賣人行道,部門權力的又一次利益化
- 2010-05-12故里之爭背后的利益焦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