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死亡難以理解
www.fjnet.cn?2012-07-24 08:32? 付小為?來源:長江日報 我來說兩句
7月21日,北京遭遇強降雨。截至22日17時,大雨已造成37人喪生,7人失蹤,其中25人為溺水死亡。 這次北京暴雨來勢兇猛,全市平均降雨量達170毫米,是自1951年有完整氣象記錄以來最大降雨量;而最大降雨點——房山區(qū)河北鎮(zhèn)的降水量甚至達到460毫米,實屬罕見,這樣的降雨量放在中國其他城市,估計誰都承受不住。因此,從降雨量來說,暴雨成災有其客觀性。 然而,僅僅一場大暴雨竟讓這么多人付出如此慘痛的生命代價,恐怕誰都不曾預想到。更令人震驚的是,悲劇發(fā)生在可能擁有全國最好基礎(chǔ)設(shè)施的北京。問題在于,生命的消逝該不該是這場災難的必然結(jié)果? 城市是人類文明的標志和成果,城市抵御各種災害的能力遠勝于鄉(xiāng)村等其他聚居形式。然而,在一些極端天氣中,城市還是暴露出了脆弱的一面。全世界任何一個城市恐怕都不能百分之百地掙脫自然災害的侵擾,但是不同的城市,面對災難的承受能力,災難對其的影響程度卻可以有所不同,尤其是對人的生命保障而言。 以北京的此次暴雨來說,它并不像地震、龍卷風那樣突如其來,使城市瞬息進入被動受難的狀態(tài)。降水從上午10時左右開始,隨著雨勢加劇,氣象臺在14時將暴雨藍色上升到暴雨黃色預警信號,18時30分,預警信號再次提高,升至暴雨橙色預警信號。從降雨到災害形成,其間有很長的演變時間,這段時間足夠把人員轉(zhuǎn)移出危險地帶,恐怕也足夠?qū)ο萑胛kU的人予以施救,本可以減少乃至避免許多悲劇的發(fā)生。 在為這些逝去的生命痛惜的同時,很多人將矛頭指向不夠完善的城市排水設(shè)施,“城市的良心”說又一次出現(xiàn)??陀^地說,這些與城市整體規(guī)劃相關(guān)的問題很難一夕解決。即使機場滯留、交通癱瘓、暫時的社會失序、直接間接經(jīng)濟損失等在所難免,也都不至于讓情況演變至生命災難。 城市基礎(chǔ)設(shè)施建設(shè)有完善的必要,但在城市建設(shè)與管理中,面對暴雨等災害,管理可能更加重要。這場暴雨正暴露出了管理的漏洞。比如預警問題,北京氣象局回應稱給市民手機發(fā)送預警信息尚有技術(shù)障礙,這一回應迅速遭到多家通訊公司的反駁,足見預警通報環(huán)節(jié)的問題。 再比如應急問題,預警升級后,應急方案隨之啟動;雖然具體的應急執(zhí)行步驟并不清晰,但僅從最后的結(jié)果來看,為什么那些容易積水的地方預先沒有派人守候?為什么救援人員不能及時趕到低洼居住地實施救援,導致25人在市區(qū)內(nèi)溺亡?進一步而言,城市應急方案的設(shè)計究竟是以生命安全為先還是恢復秩序為先? 北京暴雨暴露出的諸多問題并非只是“北京問題”,從生命保障角度來說,任何一座城市都需要痛定思痛,從中汲取教訓,深刻反思。 |
- 責任編輯: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19]安樂死不能成為窮人死亡方式
- [ 05-17]突發(fā)疾病未死亡能否算“工傷”
- [ 03-23]誰該為小豪的死亡擔責?
- [ 03-05]“盼能穿越到清朝”折射“死亡教育”缺失
- [ 03-02]“意外死亡”引來的質(zhì)疑并非不可避免
- [ 02-27]“死亡賠償金爭奪戰(zhàn)”不是道德之爭
- [ 10-09]“黃金周”出行緣何成為死亡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