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在相關《意見》中明確提及“建立科研誠信制度”,對項目承擔單位和項目負責人、有關專家參與的項目科技活動的行為信用進行實時記錄,建立弄虛作假、違紀違約等不良行為“黑名單”。這是對科研項目經費管理上日趨嚴密和“收緊”的標志,可以看成是懲戒制度的完善和加強。另一方面,在經費管理的監(jiān)督環(huán)節(jié),采用非現(xiàn)金方式結算,項目經費使用實行“公務卡”,也是監(jiān)督管理方面進步的標志。但僅以此舉措防范科研項目經費方面的腐敗,筆者認為還遠遠不夠。 就“公務卡”方式報銷,不過是讓科研人員見不到錢、手里不能直接掌握現(xiàn)金,問題是,在無數種可能的腐敗方式面前,在數不清的“漏洞”面前,一張“公務卡”式的“防范手段”,真能堵住個別無良科研人員牟利發(fā)財的路子嗎? 科學界里一個廣為人知的細節(jié)是:“漢芯事件”舉報人曾對媒體回憶,2002年,陳進騎的是一輛28寸的自行車;“漢芯”發(fā)布之后,2003年四五月間,陳進花30萬元買了一輛別克君威;到2004年,陳進的坐騎已經換成了寶馬。買“馬”的錢正是陳進騙取的科研經費。典型的“學術腐敗分子”陳進,騙取項目科研經費的手段多的去了,開出假發(fā)票、打點關系讓有關方面“高抬貴手”、重復報銷某項設備、虛報開展項目的活動等等,反正,制度是死的,無良的學術人員卻是活的,更何況一個“公務卡”本身也不具有更多的預防腐敗的功能。 當地推行“公務卡”結算、報銷科研經費,可能堵住的是明面上的牟私“大門”,但深藏在幕后的“暗窗”、“后門”卻遠遠沒有真正堵住。為什么一說到科研項目就要帶個“跑”?為什么要“跑”科研項目?詭異和貓膩正在其中!拉項目要不要拼關系,要不要耗費和打點,憑什么掌握科研項目的部門會批給您?難道就是見個面、點支煙的“交情”?這些“跑”的費用從哪里出,羊毛出在羊身上,有時候“沒有后門”都不可能。二來,單位和關聯(lián)單位也習慣性乃至制度性從項目中“分肥”,一個項目經費審批下來,單位“揩油”的、關聯(lián)單位相互“提留”的等等。這些“暗門”或“暗道”,不可能由一張“公務卡”來防范和解決。再加上“不干事也能得到的真發(fā)票”的發(fā)票亂象,以及科研活動中諸多的外行根本不知道的“細節(jié)”,也是難以監(jiān)管到的。 所以,一張“公務卡”是無論如何防范不住借機牟私者的“財路”的。解決的根本還是需要以成果來檢驗和“倒查”,花多少錢出什么樣的成果,這早在“立項”之時就應該明確的事情,一些“勞民傷財”的科研活動,之所以腐敗嚴重,根源在于科研立項本身就不科學不合理。另外,也只有在慎立項基礎上,強化財務、審計、法紀等制度性的監(jiān)管手段,才是解決科研項目腐敗的治本之道。 |
相關閱讀:
- [ 10-13]檢討教授“失足”科研經費機制當改
- [ 10-11]改革科研管理體制刻不容緩
- [ 08-29]科研經費應由行政監(jiān)控轉向學術管理
- [ 08-26]院士卷入腐敗案,豈止是斯文掃地
- [ 08-26]科研經費何以能轉至院士名下公司
- [ 08-04]要破除侵占科研經費“潛規(guī)則”
- [ 02-18]科研經費為何成為“有縫的雞蛋”
- [ 02-18]科研經費為何淪為“唐僧肉”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