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99久久国产久首页_99re免费精品视频_中文人妻精品一区在线_亚洲人成黄69影院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西岸時評> 民生巷議 > 正文

改革科研管理體制刻不容緩

2014-10-11 07:38:24?北青報評論員?來源:北京青年報  責任編輯:林雯晶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要遏制科研腐敗,加強行政部門的監(jiān)管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必須改革我國科研管理體系。應該將由行政部門主導科研經費配置,改革為由公益的科研基金會負責國家課題、項目資助,同時成立獨立的學術委員會,對申請者按學術原則、學術標準進行評價。】

科技部昨天通報了有關國家科研經費和項目管理方面的問題,涉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yè)大學教授李寧以及在性學界廣有知名度的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潘綏銘等5所大學的7名教授弄虛作假套取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資金2500多萬元。目前共依法依紀查處了8人,其中陳英旭、宋茂強2人被依法判刑;李寧、李澎濤、王新月、王甫(李澎濤的博士生)4人被依法批捕;鄒華暫不起訴;潘綏銘被行政處分。(相關報道見10月11日《北京青年報》)

國家有關部門對這7名套取國家科研經費的教授的處理是及時的。這次通報所揭示的國家科研經費被套取問題,令人觸目心驚。如何堵住科研經費的漏洞,需要引起我國科技部門、教育部門和高校的共同關注。

早在2012年,北京市海淀區(qū)人民檢察院兩名承辦多起科研經費腐敗案的檢察官就公開呼吁,傳統(tǒng)科研經費結算制度已成滋生腐敗的溫床,亟待變革。而更早的2005年,科技部就曾針對科研經費的管理,提出了8條相關“禁令”,可是,科研經費被挪用、侵占、套取的案件,還是呈高發(fā)之勢,這暴露出我國以行政為主導的科研管理體制已經不能適應科研發(fā)展的需要。

設立科研項目的目的,本來是為資助學者做出一流的研究,但當項目本身成為考核學者的指標之后,就發(fā)生變異。在申請課題時,有的學者為獲得項目,要對設立部門、評審專家進行公關;在獲得課題之后,為建立與設立方的良好關系,有的還向設立方返還經費(所謂回扣)。近年來一些地方政府科技部門,就出現科研腐敗窩案。而高校和科研機構為鼓勵研究人員申請課題,除把課題、經費作為晉升、考核的指標外,還把課題經費和薪酬掛鉤。這直接導致科研人員把申請課題作為提高待遇、致富的手段。近年來,國家科研項目加強了科研經費管理,可是,一些科研人員還是用各種手段騰挪經費,包括假借與企業(yè)合作,轉移經費;利用縱向經費(政府項目)和橫向經費(與企業(yè)、社會機構合作項目)的管理措施不同,挪用經費;以給學生發(fā)勞務費為名或者虛開發(fā)票,冒領經費等等。

要根治這些問題,加強行政部門的監(jiān)管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必須改革我國科研管理體制。首先,應該將由行政部門主導科研經費配置,改革為由公益的科研基金會負責國家課題、項目資助,同時成立獨立的學術委員會,對申請者按學術原則、學術標準進行評價,防止各種行政、利益因素對課題評審的干擾。

其次,轉變以前的事前管理為過程管理,尤其是公開科研收支細目,接受公眾監(jiān)督。給科研人員支配經費的權利,同時要求他們必須公開所有財務信息,接受獨立的審計,這才能讓科研經費用到該用的地方,同時防止跑冒滴漏。我國于2009年就施行了高等學校信息公開辦法,要求高校公開財務信息,但遺憾的是,這一辦法并沒有得到有效實施。

再次,轉變對研究人員的行政性考核,建立學術同行評價機制。一方面,應該由學者們共同制定學術能力、學術貢獻評價標準,而不能采取目前的量化評價指標,把學術評價導向功利化。目前的學術評價,十分強調資源,卻忽視學者的真實貢獻。另一方面,應該取消科研提成制度,實行年薪制。在國外,年薪制和終身教授制度、學術自治,是保障學術自由,激發(fā)學者科研創(chuàng)造活力的最基本制度。

據統(tǒng)計,2013年我國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fā)展(R&D)經費支出11847億元,占GDP的比重為2.08%,科研經費的支出增加表明我國對科研的重視,但與之對應的是,有研究稱,我國科研經費真正用到科研的只有四成,以此測算,我國的科研經費浪費高達幾千億。改革我國科研經費管理體制,已經刻不容緩。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心情版
相關評論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fā)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