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說 年輕時不理解母親,1983年她憤而出走 4月3日早晨5時許,在新鄭機場候機大廳,大河報記者見到了老人的兒子陳小龍。一提起自己的母親,陳小龍就眼圈泛紅,直抹眼淚。 “在微信上看到我母親頭發(fā)花白,佝僂著身體的照片時,我媳婦王彩麗一眼就認出了她。一方面她的眼淚忍不住撲簌簌往下掉,另一方面她拿起手機就往外扔。由此可以想見,我們得知母親還活著時悲喜交加的復雜心情。喜的是,老母親依然健在。悲的是,不堪回首的往事。”陳小龍說。 啜泣和哽咽中,陳小龍向大河報記者講述了塵封已久的往事。 陳小龍說,母親1937年1月出生,和姥爺租住在禹州城關(guān)鎮(zhèn)印心庵街上。長大后,她嫁給禹州鄉(xiāng)下的一戶人家,并生下一個女兒。后來母親離了婚,重新回到印心庵街居住,“離婚后,母親性情大變。在那個年代,一個離了婚的女人受人唾棄,被人瞧不起。為了把姐姐拉扯大,她開始四處游走討生活。之后,母親又先后生下了我和比我小兩三歲的弟弟,都是同母異父”。 “我的出身比較模糊,母親只告訴我,父親姓陳,所以我叫陳小龍。歷經(jīng)生活的磨礪,現(xiàn)在我也越來越能理解母親在那段苦難歲月里的選擇。”陳小龍說,自己經(jīng)常回憶一個場景,那就是母親將四五歲的自己和兩歲多的弟弟鎖在狹小的出租屋內(nèi)到街上賣菜。當時弟弟將玻璃罐摔碎,滿手玻璃碴…… 據(jù)陳小龍回憶,姐姐隨后被送還禹州鄉(xiāng)下,弟弟則被上蔡縣一戶人家接走。“我在外人指指點點的陰影和對母親的不解中慢慢長大,并最終結(jié)婚。在這段時間,母親依舊四處流浪討生活,我也沒少說她?;楹?,母親又和我以及兒媳發(fā)生不少矛盾?!?/p> 1983年左右,在又一次爭吵后,楚月蘭再次離家出走。但這一次,她沒有重復之前出走、返家、出走的輪回,而是干脆消失了…… “俺娘消失后,我找過她幾次。聽別人說她先是在河醫(yī)轉(zhuǎn)盤附近賣茶葉蛋,后來摔斷了胳膊。別人捎回信后,我們立即趕到鄭州找,沒找到。后來,我們又到開封、洛陽尋找她,依然沒有她的下落……后來,感覺母親已不在人世,她的戶口也被注銷了。令人沒想到的是,33年后竟突然有了她的消息,而且是在萬里之外的中印邊境線!” |
- 2016-03-31日媒:日本對中印等放寬簽證限制 將嚴打惡性中介
- 2016-03-31日媒:日本對中印等放寬簽證限制 將嚴打惡性中介
- 2016-03-31日媒:日本對中印等放寬簽證限制 將嚴打惡性中介
- 2016-03-21尼泊爾駐華大使:尼不會用中印“打牌”
- 2016-01-27俄媒:2040年全球能源需求量誰將稱王?應該是中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