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伊始,隨著互聯網的普遍應用,傳統(tǒng)政治的隱蔽性被顛覆;公民意識迅速成長,與政府施政行為透明度不高,缺乏提供民眾參與的渠道和平臺的社會現實產生矛盾?;诖?一群具有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的互聯網從業(yè)人員,探索出一條可操作的網絡問政之路——網上民聲?!吨袊骄W絡問政》一書,正是對“網上民聲”的解讀,對網絡問政的社會功能深度探究。
作者將網絡問政置身于宏大的社會背景下,解讀網絡問政產生的社會深層原因和內在動力,典型剖析網上民聲的運作方式及其現實意義,并著墨于提升黨和政府的執(zhí)網能力建設,實現社會管理的有序性,已達到善治目的,為讀者描繪出一個完整的全新的互聯網政治景觀。
本書按照“困境——破題——著力”的脈絡展開,從網絡發(fā)展帶來的社會管理難題,到網上民聲的典型剖析,網絡問政在操作層面的實現,再到加強政府執(zhí)政能力建設,實現有序社會管理的政治愿景。
在社會轉型的陣痛中,政府與網民溝通、理解、協商的機制缺乏,每一起公共事件發(fā)生后,公民了解事件真相、關注事件發(fā)展、監(jiān)督政府行為的愿望越為迫切。如何擺脫困境呢?實現有效的網絡問政已經被網民所渴望。
作者通過對網絡問政平臺的價值解讀,提出了黨和政府面對問政的“草根力量”,應該如何做的問題。那就是加強黨和政府的執(zhí)網能力建設。作者敏銳意識到網絡問政實為政府執(zhí)政能力的考驗,以高度社會責任感和政治敏感度,從能力分析、建設策略和案例分析三個方面解讀黨和政府執(zhí)網能力建設,以求實現提升黨和政府執(zhí)網能力的目的,這應該是作者對網絡問政研究的最終著力點。網絡問政,其實質為網民和政府兩個群體的社會互動,通過兩者之間進行積極的交互作用,才能化解社會矛盾,解決社會問題,重塑社會正常秩序。網絡民意與社會民意的重合度越來越高,網絡民意會越來越代表社會民意。網絡問政必將成為協調內部矛盾,解決社會問題的重要舉措,作者前瞻性研究的價值會日益凸顯。(周忠高)
- 2012-03-28“拘九天案”給網絡問政上了鮮活一課
- 2012-03-22網絡問政 問出結果方能創(chuàng)造生命力
- 2012-03-16從網絡問政到社會管理
- 2012-03-14“網絡問政”要一問到底
- 2012-03-12委員熱議“網絡問政”、“網絡就業(yè)” 政協會上“網事”多
- 2012-03-12福建壽寧開啟“網絡問政”察民情解民憂
- 2012-03-12了解民情、匯集民智 網絡問政讓“兩會”更親民
- 2012-03-12網絡問政還須網下用“腳板”做實
- 2012-03-07祛除“網絡恐懼” 推行網絡問政關鍵在落實為民服務思想
- 2012-03-05九三學社:網絡問政不能成為秀場 官員應常網上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