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職業(yè)眼光看待全職太太,就會發(fā)現她們雖身在家中,卻擔當著保姆、幼師、心理咨詢師、理財師、營養(yǎng)師等10種社會職業(yè)角色;以武漢市當前工資水平計算,全職太太每月創(chuàng)造勞動價值9600元,年薪可達12萬元,全職太太等于丈夫雇員——因觀點新穎,論證方法獨特,湖北經濟學院大四女生龔晶這篇名為《全職太太勞動的社會價值研究》論文獲得湖北省“挑戰(zhàn)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三等獎。(12月23日長江日報)
應當承認,這篇論文中的提法頗為新穎,但是,“丈夫雇員”論卻傷了全職太太們的心——一輩子養(yǎng)兒育女,相夫教子,含辛茹苦,最終只落個“丈夫雇員”的名聲。
多少年,“你挑水來我澆園,你耕田來我織布”,一直是婚姻中男女角色的理想狀態(tài),可是,由于觀念差異、身體差別和社會分工不同,“男女有別”還在一定時期和一定范圍存在著,婦女渴望走出家門,融入社會,“頂起半邊天”。
社會之所以會出現全職太太,實在是現實的不得已反映——就業(yè)中的“性別鴻溝”,使得女性找到一份體面工作,變得殊為難得,從而造成少數女性不得不蝸居于家,靠男人養(yǎng)活。這一尷尬的現實,對女性來說,已經是一種悲哀,而更有人別出心裁,調研論證,引經據典,撰寫論文,還能獲獎,真是荒誕至極。
筆者以為,那些能夠以數字量化出來的,只是全職太太的價格而不是她們的價值。價值規(guī)律告訴我們,價格與價值有時會嚴重背離。作為妻子,為家庭所負出的勞動,很多時候是并不能用金錢來計量的。如今,即使有了“全職太太等于丈夫雇員”這一理論,全職太太們有了“丈夫雇員”這一頭銜,相信那些全職太太們也不會心安理得,樂做“籠中鳥”。我倒以為,在這一“理論”唆使下,反而會助長和縱容少數女性的攀富心理,為她們“釣金龜”尋找借口,為那些為富不仁的男人尋找新“雇員”開脫責任。如是這樣的話,真不知一篇論文將要拆散多少個家庭?
在中國,有“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這是社會分工的不同,屬于“歷史遺留問題”。近年來,我們一直提倡男女平等,意在消除男女在就業(yè)和家庭中的不平等。當然,男女平等并不是絕對意義上的工作機會和工資待遇的平等,而是就業(yè)環(huán)境、政策保障的平等。而一旦全職太太被市場化和價格化,成為丈夫的雇員,夫妻之間還能有多少平等和恩愛可言?因此,無論從社會和諧還是家庭穩(wěn)定的角度,都不宜把全職太太當成丈夫雇員。如果真想撰寫論文,還請選擇其它題材。
- 2009-12-17“律師造假門”拷問職業(yè)倫理
- 2009-12-04“釘子戶”將成新職業(yè)?
- 2009-11-11能否來點職業(yè)精神
- 2009-11-09以平常心看待記者職業(yè)
- 2009-11-06職業(yè)刪帖盛行的背后
- 2009-11-05刪帖職業(yè)化是社會權利貧困的縮影
- 2009-11-04職業(yè)刪帖公司是病態(tài)危機公關
- 2009-11-03“職業(yè)刪帖”誰的職業(yè)操守在淪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