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菲報:她們的痛苦不容被漠視
如果日本不能認清所有的罪行并為其所作所為道歉,如果菲律賓忘記了受害者遭受的痛苦并允許日本人漠視這一切,那么這些疤痕將無法愈合。
【菲律賓《馬尼拉今日旗幟報》網站5月16日文章】題:我們的憤怒去哪兒?
日本大阪市長橋下徹本周表示,慰安婦在二戰(zhàn)期間對日本士兵起到了必要的作用。橋下徹說,士兵們面臨戰(zhàn)爭的恐怖與死亡的威脅,他們需要發(fā)泄。慰安婦制度提供了釋放壓力的機會。
據估計,慰安婦人數為20萬左右。她們來自菲律賓、朝鮮半島和中國,由日本軍隊關押在妓院內為部隊“服務”。
盡管這樣的體制存在于上世紀40年代期間,但直到1991年才有一名來自朝鮮半島的慰安婦講出了她痛苦的經歷。次年,首名菲律賓慰安婦也說出了她在最親密的家庭成員間保持了數十年之久的秘密。
韓國對大阪市長此番對慰安婦制度的評論表達了深深的失望,稱這一制度嚴重違反了人權。
中國發(fā)言人說,他們感到震驚和憤慨。
日本政府拒絕對橋下徹的言論進行評論。然而,一名發(fā)言人說,政府“為那些經歷了無法形容的艱辛的人們感到痛苦”。
自上世紀90年代起,在不同國家的慰安婦團體提出控訴時,日本政府各主管部門已經提出了相同的論調。
日本已經停止道歉,然而,部分官階更高的領導人曾表示,盡管存在賣淫現象,但沒有出現過任何脅迫。
在菲律賓,由于選舉剛剛舉行,菲律賓領導人沒有時間對橋下徹的言論進行回應,或重申為菲律賓慰安婦尋求正義的立場。由于疾病與衰老,在世菲律賓慰安婦的數量已經急劇下降。
在最好的情況下,菲律賓政府在針對為慰安婦尋求正義時,采取了精心準備但前后不一的立場。當問題首次爆發(fā)時,所有人都加入了譴責日本的行列,大聲疾呼尋求正義,并要求道歉和賠償。
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堅持這一請愿的僅限于—些非政府組織和從事社會活動的法律團體。最高法院于2010年裁定政府在支持慰安婦索賠方面不承擔任何國際義務。
如果橋下徹的言論未能引發(fā)我們的憤慨,那么我們一定是被剛剛發(fā)生的政治把戲弄得麻木了。盡管這些日本士兵在戰(zhàn)場上的確面臨了不同尋常的挑戰(zhàn),但他們所面臨的艱辛無法使得嚴重侵犯這些婦女的尊嚴合理化。沒有什么能夠使得違背他人意愿、使他人遭受性虐待的行為合理化。
當然,事情已經過去了數十年之久。但如果肇事者不能認清所有的罪行,為他們的所作所為道歉,如果我們這些應當站在受害者一邊的人忘記了她們的痛苦,并且允許日本人漠視這一切,那么這些疤痕將無法愈合。 |